
采油一廠輸注作業區
黨員亮出“金點子”結出“金果子”
本報訊(通訊員 李婷)今年以來,采油一廠輸注作業區黨支部緊緊圍繞安全、成本、指標“三件大事”,全面推行“黨建+降本增效”工作模式,將降本增效作為黨員作用發揮的重點工作,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生產經營的“紅色引擎”,使黨員提出的“金點子”成為生產運行過程中潛在的“真金白銀”。
“這個氣動閥改造后,至少能給我們省下兩萬塊!”黨員技師老黃指著粗濾罐的出口管排介紹道。他提出“氣動閥修復再利用”的建議,通過拆卸廢舊氣動閥的零部件,重新組裝后,形成完好的氣動閥進行再利用,節約成本兩萬余元。同時,針對傳統氣動閥密封墊片易損的問題,污水班組的三名黨員經過1個月的現場觀測,提出“氣動閥快拆快裝雙改進”的方案,通過將整體閥體改為三段式組合,實現氣動部分的局部拆裝,并將橡膠密封墊片改為石墨金屬網材質,使用壽命延長3倍。像這樣的“金點子”,黨員們已實施3項,其中“受限空間開關閥門操作”的建議還在全區進行推廣。
在傳統的熱媒換熱系統生產中,往往傾向于“高溫保生產”的思路,但實際運行中,過高的爐溫可能導致能源浪費和設備損耗。因此,輸注作業區黨員工程師結合熱煤爐的運行情況提出了“低溫破乳降能耗”的舉措。通過優化工藝流程,優選破乳劑配方,合理匹配加藥量,實現了低溫破乳,月節氣近8萬立方米。同時,在夏季生產期間,崗位員工還根據環境溫度及各節點監測溫度變化間歇啟運熱媒爐,從而延長了啟停爐時間間隔,有效降低了天然氣消耗,實現了從“依賴高溫保質量”到“精準控溫提效率”的轉變。
此外,面對21.6Kw高桿燈的高耗能問題,該區黨員攻關團隊實施“兩步走”改造,即分組控制、分時調控,將6架高桿燈分為3個獨立回路,同時加裝分時調控傳感器,根據冬季、夏季的時長不同,調節開燈和熄燈時間。改造后,夜間照明功耗直降66%,實現月節電超3000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20噸。
如今在輸注作業區,“黨員金點子”已成為破解生產難題的金鑰匙。正如該區黨支部書記所說:“每個黨員都是創新的種子,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些種子在生產一線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痹谶@股創新熱潮的推動下,輸油系統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