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擔當和實干書寫華章
——記大集中ERP項目人力組成員高旻
■記者 楊錄璐
在企業發展大潮中,總有一些人如靜水流深,以日復一日的堅守詮釋初心,以迎難而上的擔當書寫使命。高旻,一位在薪酬崗位上默默耕耘近30年的“老薪酬”,面對大集中ERP系統上線這一重大改革任務,以“歸零”心態從頭學起,以“釘釘子”精神鉆研業務,以“家長”般的溫暖凝聚團隊,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三十年如一日:在平凡中淬煉初心
“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边@是高旻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自1997年進入公司以來,他始終扎根薪酬崗位,從最開始的手工制表記賬、人力資源系統上線,到大集中ERP管理,他親歷了公司薪酬系統從傳統管理模式到信息化轉型的每一次變革。近30年的職業生涯中,他經手的薪酬數據零差錯,整理的檔案資料規范有序,成為領導和同事們眼中“最可靠的保障”。
當集團公司啟動大集中ERP系統建設時,年過五旬的他主動請纓,成為人力資源組中年齡最大的成員。他說:“時代在進步,學習永遠不晚?!?/p>
從“門外漢”到“內行人”:以學習破局新挑戰
大集中ERP系統是集團公司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工程,涉及財務、人力、供應鏈等多模塊協同。對于長期從事單一薪酬業務的高旻而言,這無疑是一次“跨界”挑戰。面對陌生的術語和復雜的流程,他沒有退縮,而是以“空杯心態”開啟了求學之路。
項目初期,他將集團下發的百余頁操作手冊打印成冊,將培訓視頻的關鍵步驟錄屏保存,逐幀分析操作邏輯,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重點、記錄疑問。短短一個月,他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流程圖和風險點注解,同事們戲稱這是“高氏避坑寶典”。正是憑借著這股子鉆研勁兒,他將測試過程中零散的知識點梳理成《大集中ERP人力資源模塊操作指南》和《常見風險防控手冊》,并擔負起團隊內部的培訓講師,為大家答疑解惑,分享工作經驗,成為團隊中“既懂業務又懂系統”的復合型人才。
跨界融合:做業務銜接的“多面手”
隨著測試項目的逐步推進,高旻意識到,僅掌握人力資源的政策和知識遠遠不夠。他主動跳出舒適區,“跨界學習”,研究把上中下游業務模塊融合在一起,以便讓人事、財務、項目管理數據無縫對接。
他利用業余時間,自學基礎會計科目和成本分攤規則;在項目制薪酬測試階段,他又主動向公司科技信息部的專家學習請教,研習項目WBS編碼與財務賬目之間的關聯邏輯,摸索如何在科技項目的每個階段科學配置人工成本。在集中攻堅階段,他牽頭成立“業務銜接小組”,邀請財務、科技信息等部門的業務骨干定期研討。針對系統運行初期出現的核算速度緩慢、系統卡頓等問題,他提出“分段測試+交叉驗證”方案,將數據測試效率提升40%,為后續模塊優化提供了重要支撐。
溫情護航:團隊中的“知心大哥”
在高旻看來,大集中ERP系統上線不僅是技術升級和業務流程的改變,更是團隊戰斗力的考驗。作為人力資源組“后勤部長”,他始終將關懷滲透到細節中。
他細心觀察團隊成員的性格特點,針對性地給每個人安排更合適的具體工作。他創新“師徒結對”模式,讓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帶領業務新人快速成長。這種“因材施教”的分工,讓團隊工作效率大幅提升。高強度工作下,他充當起心靈按摩師,自費購買水果、零食,每天變著花樣為大家補充能量。系統測試即將結束的前夜,他還精心制作了團隊成員日常奮斗的“新年視頻”,作為新年禮物送給大家。一名年輕成員動情地說:“高哥就像我們的大家長,再難的任務,有他在就覺得心里踏實?!?/p>
初心如磐,奮斗無悔。回望這段征程,高旻用行動證明,年齡不是界限,崗位不分大小,真正的價值在于始終如一的堅守與超越。他像一株默默生長的竹子,以向下扎根的定力汲取養分,以向上突破的韌性迎接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