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技術
在大港油田
實現新突破
本報訊(通訊員 阮杰)日前,大港油田趙東海上平臺D40-40H井成功開鉆,該口井鉆井軌跡設計是大港油田首次基于人工智能技術開展的輔助設計及智能優化,順利通過鉆井工程專業軟件驗證,標志著人工智能技術在大港油田勘探開發主營業務上的新突破。
大港油田海上平臺經過多年開發、地下井網極度復雜,在新井鉆井軌跡匹配時防碰問題尤為突出。以往業務專家使用國際通用專業軟件,往往需要10余次試算、耗時一周左右才能找到滿足防碰要求的井軌跡,極端條件下甚至找不到合適井軌跡。如何在復雜井網下為鉆井“導航”,成為影響大港油田海上油田高效開發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油田公司領導及業務處室指導下,數智技術公司與趙東采油管理區、石油工程研究院共同自主研發了鉆井軌跡智能輔助設計應用,通過學習已有井軌跡參數,智能推薦設計約束條件,自主研發了井軌跡可用空間智能掃描技術、井軌跡路徑智能追蹤方法,可在有限可用空間內快速搜索出滿足防碰要求的多個井軌跡。同時研發了井軌跡智能評價技術,對搜索出的軌跡井行多目標優選、優化,有效提升推薦軌跡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首次將人工智能技術有效應用于鉆井軌跡設計過程中,輔助解決了平臺叢式井在防碰繞障方面高效設計難題、提高了鉆井軌跡設計效率及設計質量,極大緩解了鉆井軌跡設計完全依靠國外軟件的難題,打造了數智賦能新質生產力的示范。
目前,該技術已經成功應用于趙東油田D40-40井軌跡設計,將原本耗時5-8天的匹配過程縮短至僅需1-2小時,推薦的井軌跡數量是傳統軟件的數倍,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與設計質量。目前,數智技術公司、趙東采油管理區正在緊密配合,密切跟蹤實鉆信息,持續優化軟件功能。下一步將繼續深化人工智能應用,輔助開展平臺叢式井多井口、多靶點軌跡智能匹配、方案自動化,更加智能、高效、高質量支持鉆井工程設計開展。